上一主題下一主題
主題 : 十駿犬原圖卡?
級別: 郵務士
UID: 2613
精華: 2
發帖: 323
升級點數: 239 點
金錢: 9248 金幣
在線時間: 326(時)
注冊時間: 2005-09-27
最後登錄: 2018-10-08
樓主  發表于: 2006-07-28 13:06

十駿犬原圖卡?

http://www.panlung.com.tw/bid/mainbidin1.php3?querymode=category&class_big=中華民國-台灣&class_mid=中華民國-台灣&class_small=台灣-郵票原圖明信片&vol=33&nowpage=1&slot_no=3784&orderby=slot_no

這是官方的官片? 還是算是自製片? 還是整組連片帶戳都是"自製"??
7500元的結標價 ....
級別: 郵務佐
UID: 123
精華: 0
發帖: 643
升級點數: 469 點
金錢: 2968 金幣
在線時間: 1852(時)
注冊時間: 2005-07-12
最後登錄: 2025-02-22
1樓  發表于: 2006-07-28 16:10

1972年以前沒有郵政片(預銷片),那套片是用故宮版片製作.
級別: 郵務工
UID: 255
精華: 0
發帖: 108
升級點數: 65 點
金錢: 604 金幣
在線時間: 43(時)
注冊時間: 2005-02-18
最後登錄: 2018-12-14
2樓  發表于: 2006-07-29 15:10

這是故宮版的郵政官方片,主要是由當時郵政總局集郵中心(集郵處前身)貼票銷中英文戳後出售給國外代銷處,國內則僅出售故宮版的空白片,但知道貼在畫面銷戳者極少(多是當空白片收藏,或貼在住址面銷戳),因那時大家還不知道原圖卡是什麼東東,目前所見皆是由國外回流者。
[ 此貼被chipin33在2006-07-30 00:22重新編輯 ]
級別: 郵務士
UID: 2613
精華: 2
發帖: 323
升級點數: 239 點
金錢: 9248 金幣
在線時間: 326(時)
注冊時間: 2005-09-27
最後登錄: 2018-10-08
3樓  發表于: 2006-07-29 16:58

引用
下面是引用chipin33於2006-07-29 15:10發表的:

這是故宮版的郵政官方片,主要是由當時集郵中心(集郵處前身)貼票銷中英文戳後出售給國外代銷處,國內則僅出售故宮版的空白片,但自己知道貼票銷戳者極少,因那時大家還不知道原圖卡是什麼東東,目前所見皆是由國外回流者。



能否請問chipin33前輩
既然是郵政官片所製作的中英文戳
是否代表那時在國內的集郵者無法銷蓋到此戳??
如果同是由當時的集郵處統一所製作
較奇怪的是以下這兩組片(片圖皆取自網路) 貼票位置與銷戳位置有不小的差異
難道其中有一組是偽戳??





網拍的片圖
http://www.panlung.com.tw/bid/mainbidin1.php3?querymode=category&class_big=中華民國-台灣&class_mid=中華民國-台灣&class_small=台灣-郵票原圖明信片&vol=33&nowpage=1&slot_no=3784&orderby=slot_no
[ 此貼被whale在2006-07-29 17:20重新編輯 ]
級別: 郵務工
UID: 255
精華: 0
發帖: 108
升級點數: 65 點
金錢: 604 金幣
在線時間: 43(時)
注冊時間: 2005-02-18
最後登錄: 2018-12-14
4樓  發表于: 2006-07-30 00:14

引用
下面是引用whale於2006-07-29 16:58發表的:
能否請問chipin33前輩
既然是郵政官片所製作的中英文戳
是否代表那時在國內的集郵者無法銷蓋到此戳??
如果同是由當時的集郵處統一所製作
較奇怪的是以下這兩組片(片圖皆取自網路) 貼票位置與銷戳位置有不小的差異
難道其中有一組是偽戳??


稱前輩不敢當。針對問題簡覆如下:
1.該戳(中英文)主要是使用在集郵中心(處)對國外銷售的集郵品上(其他如首日封、貼票卡等),國內則使用全中文的郵戳(但集郵中心(處)國內的郵戳雖是台北癸戳,仍與台北郵局集郵台窗口的台北癸戳小有差異)。
2.該套郵票雖分上下兩輯發行,但郵票所貼位置皆選在明信片上阻礙主圖最小的位置(左上角或右上角,俗稱死角),也是最適宜的貼票位置(可見當時承辦者很有審美觀點),計上輯5枚左2右3,下輯5枚左3右2,合起來恰好左5右5兩組片,故很自然兩組位置不同,並沒有偽戳之問題。
級別: 郵務士
UID: 2613
精華: 2
發帖: 323
升級點數: 239 點
金錢: 9248 金幣
在線時間: 326(時)
注冊時間: 2005-09-27
最後登錄: 2018-10-08
5樓  發表于: 2006-07-30 00:40

引用
下面是引用chipin33於2006-07-30 00:14發表的:



稱前輩不敢當。針對問題簡覆如下:
1.該戳(中英文)主要是使用在集郵中心(處)對國外銷售的集郵品上(其他如首日封、貼票卡等),國內則使用全中文的郵戳(但集郵中心(處)國內的郵戳雖是台北癸戳,仍與台北郵局集郵台窗口的台北癸戳小有差異)。
2.該套郵票雖分上下兩輯發行,但郵票所貼位置皆選在明信片上阻礙主圖最小的位置(左上角或右上角,俗稱死角),也是最適宜的貼票位置(可見當時承辦者很有審美觀點),計上輯5枚左2右3,下輯5枚左3右2,合起來恰好左5右5兩組片,故很自然兩組位置不同,並沒有偽戳之問題。


謝謝前輩的指點
上面那組片的最上枚
和下面這枚同一票圖貼票位置與銷戳有明顯上的不同
是否推測當時貼票銷戳並無固定人製作?

級別: 郵務工
UID: 255
精華: 0
發帖: 108
升級點數: 65 點
金錢: 604 金幣
在線時間: 43(時)
注冊時間: 2005-02-18
最後登錄: 2018-12-14
6樓  發表于: 2006-07-30 00:54

引用
下面是引用whale於2006-07-30 00:40發表的:
謝謝前輩的指點
上面那組片的最上枚
和下面這枚同一票圖貼票位置與銷戳有明顯上的不同
是否推測當時貼票銷戳並無固定人製作?


不錯!這現象我們現在只能推論,當時在不同時間,由不同的工讀生,所做出不同的「作品」。前提都在追求畫面的美觀。
上一主題下一主題
  » 原圖卡專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