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套 號: |
常用136 |
發行日期: |
民國102年01月17日 |
全張枚數: |
100(10×10) |
用 紙: |
燐光郵票紙 |
繪 圖 者:
|
柯鴻圖 |
小全張張幅: |
(公釐) |
小全張票幅: |
(公釐) |
|
承 印 者:
|
中央印製廠 |
票 幅: |
24 × 32 (公釐) |
刷 色: |
彩色 |
印 法: |
平版 |
齒 度: |
13 1/2 × 12 1/2 |
小全張齒度: |
|
|
|
>
相關圖片:(郵票圖如果可以點入,可顯示大全張圖) |
常136.5 |
常136.6 |
|
|
1,600,000枚 |
4,000,000枚 |
常136.7 |
常136.8 |
|
|
22,000,000枚 |
6,500,000枚 |
預銷首日戳套票封 |
|
|
>
說明: |
繼101年1月12日發行「漿果郵票」後,續以桃金孃、春不老、火龍果、十大功勞為材,規劃「漿果郵票(續)」1組4枚。郵票圖案簡介如下:
一、桃金孃(面值2.5元):又名山稔、稔子。分布於宜蘭、臺北、臺東、綠島等低海拔地區山麓較乾燥丘陵、坡地、山路旁。常綠灌木,葉橢圓形或倒卵形,厚革質,全緣。花色緋紅。漿果壺狀,有宿存萼,成熟後呈紅色或紫黑色,果肉紅色可食。
二、春不老(面值7元):又名蘭嶼紫金牛、萬兩金。分布於全臺各地,常綠小灌木或小型喬木,被廣泛用於綠籬和園藝作物。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,全緣。花冠淡紅色至白色。漿果扁球形,成熟時呈紅色至紫黑色,果實味道甜中帶澀。
三、火龍果(面值10元):又名仙人掌果。臺灣各地均有栽培。多年生攀緣性多肉植物,莖深綠色,粗壯,莖節會長出攀緣根,以利攀附向上。葉退化成短小的刺,根莖演化成肥厚含水的莖節。喇叭形大白花,具清香。漿果橢圓形,碩大可食。
四、十大戊牷]面值32元):又名黃柏、黃心樹。分布於北部海拔500~1,000公尺處。常綠小灌木,小葉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先端刺狀漸尖,葉緣略反捲,針狀、革質。黃花,漿果卵圓形,成熟時呈紫黑色,可生食或製成果汁。是有名的藥用植物。
|
附帶發行: |
(1)首 日 封(小型) | 每個新臺幣2元 |
(2)貼 票 卡 | 每張新臺幣5元 |
(3)護 票 卡 | 每張新臺幣5元 |
(4)活頁集郵卡(連護卡套) | 每張新臺幣8元 |
以上均自民國102年1月15日起開始發售。 |
|
(5)預銷首日戳低值封 | 每個新臺幣4.5元 |
(6)預銷首日戳套票封 | 每個新臺幣53.5元 |
以上均自民國102年1月17日起開始發售。 |
|
|
>
附註: |
|
|
|